| 企业网群
首页>>新闻中心>>要闻

【员工风采】柴火里的豆香 二月二的回忆

  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3-01         
【员工风采】柴火里的豆香 二月二的回忆
cover_image

【员工风采】柴火里的豆香 二月二的回忆

宁夏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
在我的老家西吉,二月二的脚步总是伴着料峭春寒,悄然踏入每一个农家小院的。

这一天,孩子们是被那满屋子的豆香和烟火气唤醒的,炒豆豆是二月二这天不可或缺的仪式,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,承载着童年最美好的回忆。

当晨曦刚刚洒在斑驳的窗棂上,母亲就已经起身忙着准备炒豆豆的食材。她从囤粮的麻袋里捧出前一年地里新收的豆子,有豌豆和蚕豆,盛在竹编的簸箕里。她双手握住簸箕的边缘,轻轻一抬,然后缓缓向前一推,豆子便在簸箕里跳跃起来,那些豆子仿佛是顽皮的孩子,在簸箕的怀抱中嬉戏打闹。母亲的手腕灵活地转动着,簸箕也随之起伏,豆子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,伴随着哗哗哗簸豆子的声响,那些破的、坏的豆子和混在其中的石子、土块被母亲巧妙地簸了出来,而饱满的豆子则留在了簸箕里。当然还有一种软豆子是母亲提前一天就准备泡好的,那些被泡软的豆子圆滚滚、胖乎乎,像是一个个小小的精灵,等待着被赋予新的生命。这各式各样的豆子,不仅仅是食材,更是母亲对生活的精心打理,对节日的庄重准备。

生火,是炒豆豆的前奏,炒豆豆的柴火也有讲究,必须是麦秸,麦秸火势均匀,火力适中,能够保证豆子在锅中受热均匀,不会因火力过猛而焦糊。母亲蹲在灶膛前,熟练地将麦秸点燃塞进灶口,火苗瞬间蹿起,映红了她满是笑意的脸。待那口乌黑发亮的大铁锅泛热时,便可下锅炒豆豆了,先是一阵清脆的“噼里啪啦”声,像是豆子们在欢呼雀跃,庆祝这场属于它们的盛会。母亲手持铲子,快速而均匀地翻炒着豆子,让每一颗豆子都能在热锅的怀抱中尽情翻滚,享受这独特的“洗礼”。渐渐地,整个厨房都弥漫着诱人的豆香……

炒好的豆子被盛出来,晾在簸箕里。这时候我已经迫不及待地伸手抓一把塞进兜里吃起来。除了吃,还有另一种乐趣——串项链。我们把泡软的豆子用针线串起来,做成项链。一圈一圈地绕在脖子上,甚至手腕上也戴得满满的。戴着这些“珠宝”,在村里四处炫耀,仿佛拥有了世界上最珍贵的首饰。嘴里还哼着那首熟悉的童谣:“二月二,炒豆豆,家家门上来了个小舅舅……”那场景,仿佛一幅温暖的画卷,定格在童年的记忆里,而那些豆子项链,不仅仅是一种装饰,更是一种童年的仪式感。母亲会把剩下的豆子串好挂在屋檐下,嘱咐我要等到三月三这天才能取下来吃,那时候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要等到三月三才能吃,长大后才明白那是寓意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,是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美好祈愿。但是往后的二月天里,我都会踮起脚尖偷偷吃上几颗,也不敢多吃,生怕被发现。那种小心翼翼的快乐,是童年独有的记忆……

如今,时光匆匆,我已经离开故乡多年,城市的高楼大厦里,再也没有了那熟悉的烟火气,那些炒豆豆、串项链的日子也仿佛时光长廊里的画面,早已远去。但每到二月二,我总会买些豆子回来,重温儿时的味道。虽然它没有母亲亲手炒出的豆香,也没有那柴火的温度,但那些记忆却从未褪色,它们像一颗颗种子,种在心底,生根发芽,长成一片片温暖的森林。


图片

来  源|银川水务公司 何洋

编  辑|李天琴   
编  审|张   伟  史建智
审  定|刘   勇

图片

图片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宁夏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Copyright © 2018-2023 宁夏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宁ICP备18001087号